《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时间:2025-10-14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一、工作目标
以推进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补贴资格“无感互认”作为政务服务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服务群众手段,依法依规地促进数据高效共享,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温度。
二、起草背景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决策部署,聚焦群众在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需要现场认证、多次认证、多重管理、零碎交叉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三、起草过程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讲话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梳理省内外开展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有益经验,研究起草《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先后通过会议、书面等方式广泛征求省直部门、各市人社部门、通信服务商、社保卡发卡银行等单位的意见建议,结合有关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此《方案》。
四、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改革目标、改革原则、改革内容、责任分工、组织保障六个部分。
(一)关于改革目标。依托数据资源实行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应用,推进群众由“自证”变“佐证”,认证方式由“坐门等人”变“数据服务”“上门服务”,认证周期由固定时段变动态递延,让群众“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免申即享、应享尽享”,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
(二)关于改革原则。一是精准识别,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资格认证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细化管理。二是便捷利民,通过数字赋能简化流程,实现认证工作及时、快速、高效。三是共享复用,对部门间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数据实行“互认复用”。四是信息安全,统一业务流程,科学有效维护各类资金和信息的安全。
(三)关于改革内容。一是拓宽认证数据来源,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整合各类认证信息。二是创新认证服务方式,建立静默认证为主、自助认证为辅,上门认证为补充的认证模式。三是构建认证联动机制,实现部门和地区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四是加强认证结果运用,全面汇聚认证结果信息,提供一屏展示、一站办理服务。五是提升认证服务水平,推进认证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关于责任分工。明确人社部门负责平台建设,数据资源部门负责数据汇聚,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负责数据提供,组织、教育、民政等部门负责数据共享验证。
(五)关于组织保障。分别就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宣传引导和完善监管举措等提出相应工作要求。
政策咨询机关:养老保险处
政策咨询电话:0551-62677222
原文链接:https://hrss.ah.gov.cn/public/6595721/80776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10-14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2025-10-14关于2025年第十一批符...
- 2025-10-14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六...
- 2025-10-14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等7...
- 2025-10-14通辽市:秋招正当时 打通...
- 2025-10-14“‘岗’好有我 ‘职’等...
- 2025-10-14云岭匠心 闪耀中原丨朱蕊...
- 2025-10-14十师:劳动仲裁下沉赋能&...